“我血压有点高,
吃点降压药就行了吧?“
其实,有些高血压是可以根治的
并不只是“血压高了点”
那么简单
血压升高背后隐藏着不同原因
有时可能在提醒您
某个身体器官出了状况
如果不查清病因,盲目吃药可能效果不佳。尤其针对继发性高血压,病因筛查尤为关键,否则可能耽误*佳治疗时机!
40岁多岁的刘先生(化名)万万也没想到,自己的高血压竟然有根治的那一天
刘先生平素身体健康,某一天突然出现了头昏不适,血压飙升到200/100 mmHg!因母亲有高血压,平素口服降压药物,于是便服用母亲降压药物,口服药物后血压略有下降,但仍高达160/100mmH,故来我院就诊,医生建议其住院进行病因筛查,却被他拒绝:“我妈也有高血压,八成是遗传,开点药吃就好。”
医生开具了3种降压效果较强的降压药,刘先生可没过多久,仍感头昏,血压仍未丝毫下降,饱受困扰的他只好接受住院治疗,完善相关检查后才发现原来肾上腺出了问题,患上的是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”(简称“原醛症”)。如果尽早确诊,这种继发性高血压通过手术治疗,是有治愈可能的!
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状态下,非同一天多次测量血压,2次或2次以上所得的平均值高于140/90mmHg,就可诊断为高血压。它可分为“原发性高血压”和“继发性高血压”两种类型:
1.原发性高血压。这种类型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80%以上。它没有明确的单一病因,常常与遗传、年龄增长、肥胖、饮食高盐、精神压力大等多种因素相关。值得重视的是,它需要在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诊断。
2.继发性高血压。它是由其他明确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,比如肾上腺疾病、肾脏疾病、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某些药物等。这类高血压占比虽然不高(约10%-20%),但很多是可治甚至可“根治”的,一旦发现病因并加以干预,患者可能无需长期服药。
所以说,别以为高血压是吃吃药就行的“老年病”。尤其是年轻人或血压突然升高、吃药效果不好、家族中没有高血压史的人,更要警惕是否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。不要一味吃药控制,反而可能错过了*佳治疗时机。
·发病年龄<40岁的高血压患者;
·血压增高幅度大,血压常常>180/110mmHg;
·血压难以控制,需要使用三种或以上降压药;
·有低血钾或肾上腺结节;
·血压波动大或阵发性高血压;
·双上肢血压不对称;
·单侧肾萎缩。
1.内分泌性高血压
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
★嗜铬细胞瘤
★库欣综合征
2.肾性高血压
肾脏出问题后,会影响体液调节,导致血压升高。这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之一,包括肾小球肾炎、慢性肾病、多囊肾、肾动脉狭窄等。
3.药物相关性高血压
如使用避孕药、激素类药物等,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。
4.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
睡眠时呼吸暂停、打鼾,会造成夜间血压升高,进而影响全天血压水平。
高血压的病因筛查通常包括以下检查项目:
·实验室检查:电解质、肾功能、醛固酮、肾素、皮质醇、ACTH、儿茶酚胺等;
· 影像学检查:肾血管超声、肾上腺CT等。
初次发现高血压,建议到院完善全面检查,明确病因,让控压更科学、治疗更有效。